缺钱是理由吗?
尽可能把污水收集,集中处理达标后再外排附近水体,这是水污染防治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污水集中处理的管网已经向乡镇延伸,但从实际的运行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不少投巨资建设的乡镇污水处理厂甚至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一些污水处理厂在乡镇尴尬地“赋闲”停摆,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有的地方政府发展理念错位,环保只是喊喊而已的口号,真要投钱落实时,就推三阻四下不了决心。一些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转不畅,也确实存在规划布点不合理、管网设施不配套、运营费用太高等多方面问题。
缺钱不能成为停摆的理由。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节能减排成为考核地方党政领导政绩的“硬杠杠”,“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已成发展共识。各地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可以找到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运营模式。比如,技术路线、治污措施要满足农村污水量小分散的特点,而不是照搬城市污水处理模式。此外,由于与城市污水处理主要向排污企业收费迥异,乡镇污水处理无法向各家各户收费,只能主要靠乡镇政府自筹资金解决,规划建设时就要考虑到这样的实情。
博友观点:违法成本低是主因
由于运行监管缺位,资金缺口等问题,原本为了污染治理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很多成了摆设。对此,博友表示,违法成本低是一个重要原因,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用好法律授权,对违法违规者按律重罚,并加强监管职责。还有博友建言,有必要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引入多种经营模式。
治污者岂成污染源。对于一些污水处理厂成为摆设的问题,很多博友感同身受。
“我们这里污染企业的废水,污水处理厂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导致地里的玉米都因为浇水而浇死了。”博友“xk8ips8n2u”说。
博友“南木书生”说,很多地方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负荷运行,更多成了摆设。不排除一些地方当初盲目求大求全,上马一些日处理能力数千吨的污水处理厂。在污水管网本来就不健全的情况下,致使这些大型污水处理厂长期低负荷运行,降低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提高违法违规成本。有博友指出,相关部门应对污水处理厂污染问题依法追责,对违法违规者按律重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增加污水处理厂违法违规成本。
“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漏洞应尽快弥补。”博友“看世界”说,首先,相关部门应督促建立健全治污设施和配套管网,使污水处理厂能够正常运行。其次,监管方式应予加强,尤其要重点打击偷排、数据造假等不法行为。
有博友认为,相关部门要善于用好现行法律法规授权的追责手段,对于阻碍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的行为,通过警告、督办等方式,倒逼其积极作为。对于那些依旧违法违规进行排污的污水处理厂,该罚款的一定要严肃处罚,该追究责任的一定要追究,甚至追究其刑事责任。简言之,提高违法成本是重中之重。
建立多元投资机制。针对污水处理厂面临的资金瓶颈,博友认为,一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应推动水污染处理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博友“看世界”说,加大对污水处理处置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是当务之急,对相关设备、技术,可考虑给予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博友“杨旭朝”认为,应该转变观念,推动污水处理市场化。长期以来,城市排水设施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都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为主,这不利于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为改变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染现状,切实可行的办法是走市场化路子。
有博友建议,在推动市场化过程中,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很重要,为此可通过吸引民间投资,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媒体点评:莫让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成摆设
一方面是建设资金有限,排污管网不畅,污水处理厂“吃不饱”。另一方面,由于运行成本太高,还有不少污水处理厂“转不动”。面对这种现象,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的问题,当务之急是要理顺多头投入及管理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大量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等模式保证污水处理厂建得起,更要转得动。
专家解读:如何看待“污水处理厂成摆设”问题
污水处理厂竟成“污染源”,让人看了觉得心中很不爽。我们不禁要问负有净化功能的环保设施,咋就成了一堆摆设?表面上看,运营成本高、管网配套滞后、设计规划不合理等多方面原因直接导致了一些污水处理厂吃不饱,用不起。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污水处理厂成摆设根在发展理念错位。
一直以来,“生态建设”存在有理念共识,无实际作为的现实窘境。很多地方在经济利益、政治前途的考量下,经济增量永远是*位的,“保护环境”仅作为一种权衡手段,沦为了空头口号,即使有行动,大多也是应景之作。如今,全国各地建立起来的污水处理厂,特别是一些乡镇污水处理厂,大多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硬性规定之下应运而生的。可以说,部分“厂子”的诞生,只是在完成“规定动作”。因此,这些污水处理厂,不成摆设才是怪事一桩。
照理说,污水处理达标,已不是什么技术难题。关键是我们要从思想根源上转变观念,真正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不为蝇头小利,毁坏绿水青山。一方面政府要勇担当,舍得“烧钱”,加大环保投入,确保污水处理厂用得上;一方面企业要舍弃“带血利润”,切实担负社会责任,主动承担排污成本,做到污水不处理不达标不排放。
建设美丽中国,营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环境,是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奋斗的美好愿景。一个地方若忽视环境保护,那么其发展注定不可持续。今天你给予环境的破坏有多重,明天大自然就会加倍偿还。只有真正转变发展理念,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上,统筹好经济发展与自然、社会的正确关系,才可能做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很远,也可以很近。当前,让“停摆”的污水处理厂运转起来,正是检验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状况的试金石。期待,成摆设的环保设施,能够去掉“惰性”,早日发挥功效,让污水变“清水”,还自然一片洁净。
微信扫一扫